真金银花
金银花又名忍冬花、双花,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。金银花最早记载于《名医别录》。南北朝名医陶弘景说金银花“似藤生,凌冬不凋,故名忍冬”。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说:“花初开者,蕊瓣俱色白;经三日,则色变黄。新旧相参,黄白相映,故呼金银花。”每年五六月间,人们在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金银花的花蕾,将花蕾摊于席上晾干或阴干,还要注意翻动,以防其发霉变黑,影响药效。金银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风散热的功效,能够治疗热毒血痢、痈疮、肿毒、瘰疬、痔漏等病。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常用中药,不仅汤剂处方中常见该药,而且很多中成药如银翘解毒丸、银黄片等都有这味药。
在市场上,有人用与金银花同科的植物盘叶忍冬、网脉忍冬、短柄忍冬等冒充正品金银花出售;亦有不法药贩,在金银花中掺入明矾或盐以增加重量,来获取不义之财。
真品金银花
金银花的干燥花蕾呈长棒状,上粗下细,略弯曲,长约3厘米,上部较粗,直径约3毫米;表面呈白色,贮藏日久其色渐变深;基部生有绿色细小的花萼;花冠呈唇形,雌雄蕊呈须状伸出,花柱上长满柔毛;闻之气味芳香,口尝略微有点儿苦。
伪品金银花
盘叶忍冬、网脉忍冬的干燥花蕾呈头状或略呈短棒状,且花蕾均比正品金银花长,约6~8厘米,而短柄忍冬的干燥花蕾则较短,仅1.1~2.1厘米;伪品花冠呈橙黄色,上部略带紫红色,管细长,外光滑,内生纤毛,网脉忍冬的花柱无毛;花萼小,呈三角形,萼齿呈短圆状,齿缘有毛;闻之略有清香味,口尝较苦。
掺伪金银花
掺伪金银花的表面呈灰黄色;花蕊松软膨大,部分花蕾外裹有半透明硬皮;质地较脆,易碎,碎后折断面呈白色;易吸潮;闻之有股刺激性味道,口尝略微有点儿涩。
金银花有很多功效。伪品金银花则未入《药典》,不具备真品金银花的功效;而掺伪金银花则药效不佳,所掺异物甚至会引起不良反应。(韩德承)